碳盤查與CBAM:企業必須面對的碳管理新挑戰

碳盤查與CBAM:企業必須面對的碳管理新挑戰
作者:管理員 於 2025年05月13日 10:50:00
13
次閱讀

深入解析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對全球貿易的影響,以及企業如何通過碳盤查應對這一挑戰。

1. 前言:全球碳管理的新趨勢

隨著氣候變遷議題日益嚴峻,全球各國紛紛制定減碳政策,其中歐盟走在最前端,推出了一系列綠色政策,包括「歐洲綠色協議」(European Green Deal)。作為此協議的關鍵組成部分,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應運而生,這項機制被視為全球碳管理的重大變革,對國際貿易格局帶來深遠影響。

在這個背景下,碳盤查作為企業了解自身碳排放狀況的基礎工具,與CBAM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本文將深入探討CBAM的內涵、實施過程以及對企業的影響,同時分析企業如何通過完善的碳盤查體系來應對CBAM帶來的挑戰與機遇。

2. 什麼是CBAM

CBAM(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,碳邊境調整機制)是歐盟為防止「碳洩漏」(Carbon Leakage)而設計的一項政策工具。所謂碳洩漏,指的是由於不同國家間環保標準差異,企業將生產活動從環保標準高的國家轉移到標準較低的國家,導致全球總體碳排放量並未減少的現象。

CBAM的核心思想是對進口到歐盟的特定產品徵收「碳關稅」,其金額基於這些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計算。這意味著,那些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的進口產品,將面臨額外的成本負擔。

簡單來說,CBAM就是歐盟為了確保其嚴格的碳減排政策不會導致產業轉移,同時促使全球範圍內的碳減排努力而推出的一項邊境碳調整措施。它要求進口商購買與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(EU ETS)價格相匹配的碳憑證。

3. CBAM的實施階段與時間表

CBAM的實施分為多個階段,旨在讓企業有充分的時間適應並調整其生產和貿易策略。了解這一時間表對企業規劃應對策略至關重要。

實施階段 時間範圍 主要內容
過渡期 2023年10月-2025年12月 僅要求進口商報告其產品中的嵌入碳排放,無需購買碳憑證
第一階段實施 2026年1月起 開始對五大類產品正式徵收碳關稅:水泥、電力、肥料、鋼鐵和鋁
擴展階段 2026年後 計劃逐步擴大CBAM覆蓋的產品範圍

值得注意的是,CBAM的過渡期已經開始,即使尚未正式徵收碳關稅,但相關報告義務已經生效。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數據收集和報告系統,以便在CBAM全面實施時能夠順利過渡。

4. CBAM對全球貿易與企業的影響

CBAM的實施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,尤其是對那些以歐盟為主要出口市場的國家和企業。以下是CBAM可能帶來的幾個主要影響:

4.1 提高出口成本

對於那些生產過程中碳密集度高的產品,CBAM將直接增加其出口到歐盟的成本。這可能導致這些產品在歐盟市場的競爭力下降,尤其是與歐盟本土生產的同類產品相比。

4.2 促進全球減碳行動

CBAM可能促使更多國家採取更積極的碳定價政策和減排措施,以避免其出口產品在歐盟市場面臨不利地位。這實際上是歐盟通過CBAM推動全球氣候行動的一種方式。

4.3 重塑供應鏈

為了應對CBAM帶來的挑戰,許多企業可能會重新評估和調整其全球供應鏈,優先考慮那些環保標準較高、清潔能源使用比例較大的地區作為生產基地。

4.4 加速技術創新

CBAM也可能促進低碳技術和清潔能源的研發與應用,因為這些技術能夠幫助企業降低碳排放,從而減少在CBAM下的成本負擔。

5. 碳盤查與CBAM的關聯性

碳盤查(Carbon Inventory)是企業衡量其碳足跡的系統性過程,它與CBAM有著緊密的關聯。在CBAM的背景下,碳盤查顯得尤為重要,以下是幾個關鍵的關聯點:

5.1 CBAM合規的基礎

要符合CBAM的報告要求,企業必須能夠準確計算其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。這正是碳盤查的核心內容。沒有完善的碳盤查體系,企業將難以提供CBAM所需的數據。

5.2 碳盤查標準與CBAM要求

目前,國際上已有多種碳盤查標準,如ISO 14064、GHG Protocol等。然而,CBAM可能會對碳盤查提出特定要求,企業需要確保其碳盤查方法符合CBAM的規定。

5.3 碳盤查範圍的擴展

傳統上,許多企業的碳盤查主要集中在直接排放(範疇一)和能源相關間接排放(範疇二)。但CBAM可能還會考慮價值鏈上下游的間接排放(範疇三),這要求企業擴大其碳盤查的範圍。

5.4 數據質量和驗證

CBAM很可能會要求第三方驗證企業提供的碳排放數據,這意味著企業需要確保其碳盤查過程透明、嚴謹,數據可靠且可驗證。

6. 台灣企業如何因應CBAM挑戰

作為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,台灣許多企業都將面臨CBAM帶來的挑戰。特別是那些出口鋼鐵、鋁等CBAM首批覆蓋產品到歐盟的企業,更需要及早準備。以下是台灣企業可以採取的幾項應對策略:

6.1 建立完善的碳盤查體系

台灣企業應盡快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碳盤查體系,全面掌握自身的碳排放情況。這不僅是應對CBAM的需要,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。

6.2 積極尋求減碳機會

通過能源效率提升、清潔能源使用、工藝改進等方式,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,從而降低在CBAM下的成本負擔。

6.3 參與國際碳標準制定

台灣的產業協會和大型企業可以積極參與國際碳標準的討論和制定,確保台灣的聲音被聽到,CBAM的實施考慮到台灣企業的實際情況。

6.4 尋求政府支持

政府可以通過政策支持、技術指導、國際談判等方式,幫助企業應對CBAM帶來的挑戰。企業應主動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,表達需求和建議。

6.5 產業鏈合作應對

面對CBAM,單個企業的力量有限,整個產業鏈的合作至關重要。上下游企業可以共同制定減碳路線圖,共享減碳技術和經驗,形成合力應對CBAM的挑戰。

7. CBAM的國際反應與爭議

CBAM作為一項具有全球影響的政策,自推出以來就引發了廣泛的國際討論和爭議。不同國家和地區基於自身利益和立場,對CBAM的態度各不相同。

7.1 主要出口國的反應

中國、印度、俄羅斯等碳密集型產品主要出口國對CBAM表示擔憂,認為這可能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措施,違反WTO規則。這些國家可能會通過WTO機制對CBAM提出挑戰。

7.2 WTO合規性爭議

從法律角度看,CBAM是否符合WTO的非歧視原則存在爭議。一些專家認為,如果CBAM的設計和實施考慮到不同國家的具體情況,並給予足夠的靈活性,則可能符合WTO規則。

7.3 發展中國家的特殊考慮

發展中國家普遍要求CBAM應考慮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」原則,給予發展中國家更長的過渡期和技術支持。歐盟在CBAM的設計中是否充分考慮這一點,也是爭議焦點之一。

7.4 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跟進動向

美國、加拿大、日本等其他主要經濟體也在考慮推出類似於CBAM的碳邊境調整措施,這可能導致全球出現多套碳邊境調整機制,增加國際貿易的複雜性。

8. CBAM與其他國家碳邊境措施比較

除了歐盟的CBAM外,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在考慮或已經實施了各種形式的碳邊境調整措施。比較這些措施的異同,有助於企業更全面地了解全球碳邊境調整的趨勢,並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。

國家/地區 措施名稱 實施狀態 CBAM的主要區別
美國 清潔競爭法案(CCA) 提案階段 覆蓋產品範圍更廣,但實施時間晚於CBAM
加拿大 碳邊境調整系統 研究階段 可能與美國協調一致,形成北美統一標準
英國 UK CBAM 研究階段 脫歐後可能與歐盟CBAM保持一定差異
日本 碳邊境調整研究 初步研究 強調國際合作,可能採取更溫和的實施路徑

從上表可以看出,雖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碳邊境調整措施在具體設計上有所差異,但其基本理念與CBAM相似,都是為了防止碳洩漏,促進全球減碳。這種趨勢表明,碳邊境調整將成為未來國際貿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企業需要全面做好準備。

9. CBAM未來發展趨勢預測

隨著全球應對氣候變遷行動的深入,CBAM也將不斷發展完善。以下是對CBAM未來可能趨勢的幾點預測:

9.1 覆蓋產品範圍擴大

目前CBAM僅覆蓋水泥、電力、肥料、鋼鐵和鋁五大類產品,但未來很可能逐步擴大到更多碳密集型產品,甚至包括部分消費品。

9.2 計算方法精細化

CBAM的碳排放計算方法將更加精細和全面,可能會考慮產品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,包括範疇三排放。這要求企業的碳盤查更加全面和精確。

9.3 國際協調增強

隨著更多國家推出類似於CBAM的碳邊境調整措施,國際間的協調將更加必要,可能會形成某種全球性的碳邊境調整框架,以避免貿易紛爭和重複計算。

9.4 與其他氣候政策的結合

CBAM很可能與其他氣候政策工具結合,形成更加協調一致的政策體系。例如,與國際碳市場、綠色金融、氣候技術轉讓等機制的結合。

9.5 差異化處理機制完善

未來CBAM可能會建立更加完善的差異化處理機制,考慮不同國家的發展階段和減碳能力,給予發展中國家更多的彈性和支持。

10. 結論:CBAM時代的企業轉型策略

CBAM的推出標誌著全球碳管理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,它不僅是一項貿易政策,更是促進全球減碳協同行動的重要機制。面對CBAM時代的到來,企業需要從戰略高度重新思考自身的發展路徑。

首先,企業應將碳管理納入核心戰略,建立完善的碳盤查和碳管理體系,全面掌握自身的碳足跡。其次,積極投資低碳技術和清潔能源,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,提升產品在CBAM下的競爭力。此外,企業還需要密切關注CBAM的政策動向和國際氣候談判的進展,及時調整自身策略。

從長遠來看,CBAM雖然帶來了挑戰,但也為那些走在低碳轉型前列的企業創造了機遇。通過積極應對CBAM,企業不僅可以規避風險,更可以在低碳經濟時代贏得競爭優勢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
總之,CBAM是全球應對氣候變遷大趨勢下的必然產物,企業唯有深刻理解其內涵和影響,積極調整策略,才能在CBAM時代保持競爭力,實現長期健康發展。